星期四, 10月 23, 2008

愈吹愈旺







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越南菜館愈開愈多已經是不爭的事實,一年內在各區新開張的不下二、三十家,叫人又驚又喜,當然香港同胞對這一窩蜂的「搵食」熱潮並不陌生,當年葡撻、雲南過橋米線、日本芝士蛋糕、台式飲品,都是一下子遍地開花的例子,當中良莠不齊的情況也直接影響打擊了這各種新「入口」的食品的正常發育和長遠經營。

當有人還在爭論哪一家的越南火車頭大雜燴牛肉湯河最為出色之際,目光焦點又再進一步放到越式三文治上。在此之前也並不是每家越南餐廳也有專門製作以法包為「平台」,塞滿越南扎肉為主配料的三文治,專門店也只有在佐敦渡船街的一家。但在越南風愈吹愈旺的今時今日,一下子就湧出了三、四家專門店:當中有由年輕老闆主理大膽創新的用上原味、竹炭和黑麥芽幾種法包,配上看來有點傳統以外離經叛道的內容如肉鬆,但經老闆落力解釋,原來這配肉鬆的吃法來自河內,所以飲飲食食也的確需要推廣育。至於有些老店就因為一向有口碑,就乘時由小店搬作大店經營,把只此一種的款式變成九款,亦堅持以越式的扎肉為三文治餡料的主要內容,還算守得住傳統口味。

對我來說,越式三文治固然是美食,但可能也真的無福消受。因為口腔極「軟弱」,常常在吃法包的時候也會吃到割傷割損,更不要說法包夾進一大堆美味餡料,愈心急大啖就愈容易出事,看來跟法包的「緊張」關係確有待解決,然而一但換走了棍子包,也再不是那回事。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