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9月 14, 2008

中秋的民間智慧








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小學時問老師:「為甚麼中秋節不放假,要在翌日放假?」

老師說:「這樣才可讓大家盡情玩一晚,第二天休息啊!」

想來政府設立假期時,考慮過市民感受;看遠一點,古人設立節日時,同樣顧及百姓身心健康。比方說,中秋節重視團聚,遠行的商人和遊子都返家過節,提醒百姓親情是重要的。

秋天是肅殺的季節,養生之道在於培養和保持樂觀情緒。經典醫書《黃帝內經》道:「使志安寧,以緩秋刑,收斂神志,使秋氣平。」

中醫理論指秋燥最易傷肺,悲傷憂鬱又會傷肺,古時就設立中秋節讓百姓開懷幾天,家家戶戶吃團圓飯賞月玩花燈,自可忘憂,還分迎月、賞月和追月,農民也可「家好月圓慶中秋」的玩三晚啊!

中秋之後是重陽,習俗為登高,鼓勵百姓遠足,站在高處遠眺湖光山色,呼吸清新空氣,自然心曠神怡,調解鬱悶。

古人大多是文盲,知識難以普及,高人就將醫學理論融入百姓生活之中,成為民間智慧。百姓不必理解節日的設定和習俗由來,只要照做,自可減少疾病,調養身心。

現今社會複雜得多,中秋節不一定是快樂的,然而,無論你的節日過得開心與否,都過去了。明天不如談談秋天的美食與心情關係,讓我們愈食愈開心吧!


沒有留言: